close

作者/S 編

法國大革命都唱什麼呢?

1789 年的法國又窮又慘,國王還一天到晚想從人民身上搜刮出更多錢,因此,在 7 月 14 日這天,對法王路易十六跟瑪麗·安東妮不爽到了極點的法國民眾,終於覺得忍無可忍、無須再忍,於是跟著軍隊一股腦兒地攻陷了巴士底獄,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,也讓這天成為了法國的國慶日。

那麼,革命的時候要幹嘛呢?當然是要唱歌啦!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用音樂來體驗這場改變了世界的革命吧!

說到法國大革命,你也想到《悲慘世界》了嗎?

說到法國大革命的音樂,你的腦海裡是不是浮現了這首〈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?〉呢?

這首歌出自法國文豪雨果(Victor Hugo)小說改編而成的音樂劇《悲慘世界》(Les Misérables)。可是啊,這部作品講的其實並不是法國大革命,而是時間稍微晚一點的六月暴動,那時候已經是 1832 年了,距離法國大革命可是隔了 40 多年的時光啊。

雖然不能完全算得上是法國大革命的音樂,然而,這首慷慨激昂的樂曲仍然深植人心,一句一句堆疊出人民的憤怒與不滿,搭上激昂的音樂,更有種悲壯的氛圍。

那麼,有沒有專門在講法國大革命的音樂劇呢?還真的有!那就是《1789:巴士底獄的戀人》(1789: Les Amants de la Bastille),這部劇裡面不但有路易十六、瑪麗皇后,連羅伯斯比都有戲份呢,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用來談戀愛(應該看名字就有感受到了吧 XD),但的確是更貼近法國大革命的作品。

裡面也有不少樂曲化用了真實世界中的革命歌曲,像是〈皇宮之中〉(意譯,原文為:Au Palais Royal)裡頭便用到了〈一切都會好的〉(意譯,原文為:Ça ira)的旋律。
 

革命很痛苦?沒事,越辛苦越要唱歌!

咦?這首〈Ça ira〉聽起來也太歡樂了吧?這是因為它本來其實是首舞曲,據說瑪麗皇后還十分喜歡這首歌。

不過,到了革命的時候,大家為它重新寫了個歌詞,瞬間就改頭換面,變成推翻政權的熱門主題曲,人們高唱著「會好的、一切都會好的」,開開心心把皇室拉下政壇。

到底是不是國歌?你搞得我好亂啊!

如果你知道法國人愛唱歌的天性,那你肯定猜得到,革命之歌可不只一首。當年,真正為革命而生的其實是現在耳熟能詳的《馬賽曲》(La Marseillaise)。

讓我們高歌前進吧!

會唱歌了嗎?好那我們可以上戰場了!圖/wikipedia commons

馬賽曲原本叫做《萊茵軍團戰歌》(Chant de guerre de l'Armée du Rhin),後來,馬賽志願軍在支援杜樂麗起義時唱了這首歌,它便一舉躍上當月法國人民 K 歌排行榜,瞬間成為全國熱門歌曲 Top 1,大家也開始暱稱它為《馬賽曲》,畢竟是馬賽軍隊唱紅的嘛。

這一紅,可是紅得非常風光,國民公會在 1795 年甚至將《馬賽曲》定為了國歌。然而,它卻開始了它三上三下的波折旅程。不久後,拿破崙稱帝,《馬賽曲》失去了國歌地位,到了波旁復辟時更是被完全禁止,直到後來的七月革命,才重新被大家從櫃子裡拿出來開始唱。法國作曲家白遼士(Hector Louis Berlioz)更為它量身打造了管弦樂版本,讓氣勢更上一層樓。

但拿破崙三世來了之後,它又再次被打入冷宮,一待就是好幾年,直到 1879 年才由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重新給予國歌的榮譽,而後更在法國憲法中被定為國歌,曲折離奇的旅程到此終於告一個段落。

讓我們來聽聽看這麼波折的《馬賽曲》到底聽起來怎麼樣:

革命之聲,你,學會了嗎?

法國大革命對於法國,甚至是整個世界,都有著非常長遠的影響,而衍伸出來的樂音,更是直到今天依然深入人心。

在這特別的巴士底日,讓我們用音樂記得這段獨一無二的歷史吧!

參考資料:

britannica《La Marseillaise
朴信英《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
 
the economist《Revolutionary music, from rousing to mindless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音音有代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